
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:021-60850333
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,朱凯干了不少“开先河”的事:比如,推进信息化教育;在初中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,并构建学生专题讲座、个体咨询和班主任心理工作培训体系……
在雪域高原,陈杨明深知一名上海90后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他希望将上海教育的德育、科技、社团、信息技术等品牌项目带到日喀则,促使当地教育理念、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发展。
当前,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,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,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。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重点之一,近年来获得长足进步,给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
1952年,郭文安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(华中师范大学前身)教育系第一届学生,与华师结缘。从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到2021年在桂子山上迎来他九十华诞,屈指算来,老人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69年。69年间,他甘为人梯,辛勤培育学生;他脚踏实地,认真做好科研;他笔耕不辍,一生精心编撰《教育学》教材。
“我这一辈子,就做一件事,能把童年时期的梦想付诸现实,是很幸福的。”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,比世界第一台实用雷达晚“出生”一年,他却用一生追赶乃至领跑世界雷达技术的发展脚步。
“先生始终以国家发展为己任,不仅在天文学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,还为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拼尽全力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”回想起不久前代表恩师王绶琯先生出席“德耀中华——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”的情景,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动情地说。